News

【植微講座】Functions of Bacteria in Coral Skeletonsanthracnose in Taiwan(臺大漁科所楊姍樺助理教授)

2020-07-15 11:30:00

2020年7月2日的植微講座,很榮幸邀請到本校漁業科學研究所楊姍樺助理教授蒞臨演講。楊老師的研究領域為珊瑚礁環境微生物,本次演講與我們分享珊瑚骨骼內的微生物相(microbiome)研究。珊瑚礁於生態具重要意義,全球珊瑚礁的面積占比約一個法國大,涵養25%的海洋生物,經濟價值與漁業、旅遊業相關,可做為自然屏障以及藥物開發的來源。珊瑚表面的組織結構柔軟,下方為珊瑚所分泌的碳酸鈣結構,內部有許多微生物與宿主共生,提供氮源或碳源。若是有外在環境壓力,則可能導致微生物相的改變,進而影響珊瑚的存活。

許多人認為珊瑚的骨骼僅具有支撐功能不具研究價值,然而楊老師團隊卻對珊瑚骨骼內具有哪些微生物感興趣。他們在綠島的公館港採集珊瑚,在一般組織的下方常見一層綠色結構,鑽取組織並抽取DNA,以V6/V8引子對16S rDNA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。隨後對珊瑚骨骼做metagenome分析,發現微生物相9成由細菌組成,最大宗為綠硫菌,次大宗為硫還原菌;兩者協同完成光合作用與硫循環,並且都扮演固氮作用的角色。此外楊老師團隊順利在厭氧且微光條件下將綠硫菌順利培養,後續分析得知其為Prosthecochloris屬且可能為新種,該屬大多自珊瑚分離出來,目前推測可能與珊瑚關係密切。藉由不同光線與含氧量處理研究結果得知,珊瑚骨骼內的微生物相是動態且多樣的,光線與氧氣為兩個重要因子影響了微生物組成。

最後,楊老師更是分享其團隊正在進行的研究,發現不同來源的珊瑚,會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而有不同微生物組成,珊瑚的物種也會影響微生物組成。採集珊瑚與實驗操作並非易事,感謝楊姍樺老師與其研究夥伴的堅持,今日我們得以在該領域獲益良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