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atures

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成立之宗旨在於探討植物病理學及微生物學,培育新一代具備植物病理學與微生物學專業之人才。本系教學團隊目前擁有11位專任教師以及5位兼任教師,期許畢業自本系的學生能於學術教育界、公務機關、農企業及生技產業發揮所學服務社會,並於自然生態環境維護及生物資源永續利用上盡一份心力。

 

從傳統到現代的蛻變

本系前身為植物病理學系,原隸屬於植物病蟲害學系植物病理組,設立於1949年,主要在教導同學認識各種植物病原(包括真菌、細菌、線蟲、病毒及植物菌質),瞭解非傳染性病害的重要性,熟習植物病害診斷技術與病害防治方法,並探討植物與病原之間的交互作用。2003年,本系改名為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(簡稱植微系),以突顯本系教學研究即涵蓋了「植物病理」與「微生物」兩大領域。

 

植物病理─兼具生物巨觀與分子微觀

本系在植物病理學方面,包含病理、病原、病害環境、發病機制、病原傳播、病害診斷、健康種苗生產技術、進出口農產品病害檢疫、昆蟲媒介病毒病害、線蟲之非農藥防治、植物健康管理、環境污染病害及其應用等研究,亦加強分子檢測系統之研發與應用,研發多種分子診斷之探針工具,建立標準的病害診斷程序(SOP),從事病原致病分子機制、分子抗病機制、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分子機制、植物抗病之全基因體關聯定位等領域之研究,另有開發遺傳工程分子抗病育種等技術,將傳統與分生技術結合,以充份發揮農業應用之知識經濟策略。

 

微生物─無限的微生物資源

在微生物學方面,本系希望能就微生物多樣性資源、微生物生態、生理、遺傳、基因體、基因體功能性分析、蛋白質體表現、代謝生理活性物質,以及生物製劑等課題,扮演研發應用、教育培訓、產學合作及創新技轉之角色。在基礎學術研究上,著重於植物病原等微生物之分類、生態、分子生物、基因選殖分析、分子演化、分子遺傳、載體構築與應用、生殖生理、訊息傳導、交互作用等之深入探討。在實際應用層面,著重於篩選微生物次級代謝物,研發抗真菌藥物、生物農藥資材、藥用真菌及益生菌等生物製劑,以擴展微生物之醫用價值,輔助新興有機農業發展,期望能貢獻所學服務於社會。

 

植物保護專業之養成

隨著國人對食品衛生安全之要求及生態環境之維護意識日益提升,農產品的防檢疫工作更加重要,本系訓練之植物防檢疫人才能提供國家需求,針對病害診斷、病害防治、分子檢測系統之研發與應用、健康種苗生產技術、進出口農產品檢疫等,擔任防檢疫把關之要務。此外,亦推動「植物醫師」之培訓,協助解決糧食、蔬菜、果樹、花卉、樹木、草坪等病害問題,加入整合診斷、防治及管理的行列,以貫徹成為綠色植物守護神的宗旨。